观复嘟嘟停播原因
工人日报客户端10月10日电 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观复嘟嘟》一书。作者马未都与记者在网上聊开了。
问:很高兴看到《观复嘟嘟》出书了,一下子又想起这个节目,已经停播一年多了,我们很怀念,以后还有机缘复播么?

马未都:《观复嘟嘟》停播一年多了吧,其实不应该说是停播,应该是停更,停更也是我最近新学的词。其实好多人还在听,有的还反复听,我偶尔也听过我自己的节目,比如《人生的意义》这一集,我自己当时觉得是特别枯燥,结果我发现好多人听了很多遍以上,还是老问我各种问题,所以不一定看新的,过去的再看看也很有意思。

《观复嘟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出版社呢,是我仰视的出版社。过去我所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离人民出版社虽然隔着十条胡同,但是我每回走到那边的时候,腿都软,肝都颤,因为人民出版社出的书都是白皮红字的,我们望尘莫及。这次《观复嘟嘟》这本书能够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我来说是个荣誉,这满足了我年轻时候的虚荣心,人民出版社,你听这个牌子有多大呀,现在没有别的更大的出版社。
《观复嘟嘟》这本书出来以后我觉得也是挺好玩的。因为这本书中可以扫码继续去看视频,去听这课,所以这书变得就非常立体。阅读文字和视听,那确实是两种感觉。实际上中国过去的古书,就是在两种感觉中转换,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四大名著,其实不仅仅这四大名著,包括早期的小说,基本上都是以说的形式出现,最后整合成文字。
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非常口语化的著作,真正我觉得是写出来的小说是《红楼梦》,而且《红楼梦》本身也是模仿着说书的形式,就是“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关于这个节目会不会复播,复播是有可能的,凡事皆有可能。复播是有可能的,但是不复播也是有可能的,复播的前提是有没有做这种节目的一个环境,我希望是有一个环境做这种节目。做这种节目其实是很有压力的,仔细想想,一个人对着镜头说出来的,中国这种节目没有几个,大部分停更了,因为说着说着就会说到词穷。我好在经历比较丰富,又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我们年轻读书时候受苦受难,国家腾飞,我也就算飞起来了。
简而言之,《观复嘟嘟》,复播的可能性大于永远不复播的可能性,你们期待它,我其实也期待它,我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对着镜头和大家嘚啵嘚啵。
问:以后您是否会专门出书或者做节目谈论自己的藏品吗?或者曾经错过的一些藏品,并从中传递自己的收藏心得与人生阅历。
马未都:我这些藏品,最终会归还社会,成为社会的公共财富,我自己能想通这个事,这事也没什么太难想通的。你的人生也没多长,所以这事儿要及早想通,越晚想通呢,后面就越没有机会。
这个藏品呢,我是希望将来有机会出一些藏品图目,但是全部都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藏品数量巨大。我会通过藏品去阐述,有的时候藏品自身也可以引出一些背后的故事和它的存在的道理。实际上我们在讲《观复嘟嘟》的时候,有物为证,就是每一集都能找到对应的文物,实际上不是我有多大的能耐,而是中国历史的文化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量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阐述文明的机会。
人生经历是这样,我记得我有时候去讲座,人家起来就问,马先生,现在您一生中,遇到这么事,怎么样怎么样的。我说我不是一生啊,我这是半生,我还没死呢,它不能算一生,我这后半生能遇到什么事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年轻的时候遇到的事情比较多,而且遇到的人和事呢,后来都成为了人和事。
有时候我们年轻时遇到的事情呢,当时觉得是天大的一个事,等你岁数大了,一看这根本就不是事儿。比如你失恋了,你回头看,幸亏失恋了,如果成功了,还就麻烦了,就不一定幸福。我现在觉得年轻时候失一回恋是挺好的一种享受。所以千万不要失恋了就往河里跳,往河里跳还有机会,你要从楼上往下跳就没机会了,所以一定要想得开啊。
问:文物和文字,在哪些地方有相通之处?(新快报王春燕)
马未都:文物和文字之间的相通之处,简单的说,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都是文物,因为文字不是今天发明的。中国文字的历史将近4000年,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一路走来,我们现在对文字的应用,实际上是对文物的一种应用。我觉得中国人干的最大的好事就是中国的方块字,就是这种象形文字。尽管象形文字只占我们文字的10%左右,但是象形文字是中国文字的根本,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很好。
那么我们今天使用文字就算坐享其成,就是今人享古人的福气,古人把文字创造出来的。我们是记意思的,所以我们看2000年前的文献比较容易。如果是记音的,你要看2000年前的文献就非常难。英语不论2000年前还是500年前的英语,都听不懂。所以我们沾了文字的便宜,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汉字是中国最有价值的文物。
问:您当年写了4万字的新疆游记,和《观复嘟嘟》里的《新疆游记》有什么关系吗?阅读起来感觉像在聊天,您在写的时候就预设了读者吗?还是和您之前的节目有关?
马未都:这个问题是说在当年写的4万字的《新疆游记》。《新疆游记》我现在找不着底稿了,也不知道哪儿去了,100多页呢。我当时计划写一个10万字左右,要是写出来就好了,我记得《新疆游记》的题目,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看,这题目多美。
《观复嘟嘟》这种节目就是个聊天的节目,脱口秀节目是很难做的。脱口秀分两类,一类是站台上的,美国大部分脱口秀就是站在台上插科打诨,拿各类人开玩笑。那我们呢,是要去讲述一个故事,刚才我在一直在说,讲故事不是目的,是讲述故事背后的成因和道理,每件事都会有成因,都会暗藏着一个道理,如果你把这个道理拎出来能够说通,那么你就会有所收获。
我讲的新疆的游记,西藏的游记,内蒙古的游记,宁夏的游记,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我们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每个都有不同的感受。新疆是我年轻时候去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美妙之极,一个人在新疆走40多天,看到了很多的东西。
问:您的节目吸引了许多年轻的观众,您看自己与年轻一代(90后、00后)最大的代沟是什么?您在做节目的过程中对于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有何心得?
您在书中(节目中)提到,现在有许多公司打着您的名义去“鉴定”,都是假的,您不会在观复之外进行鉴定,为什么?面对这种打着您的名义牟利的行为您会如何处理?
马未都:我自己觉得,我跟所有的年龄层都没什么代沟,我年轻的时候跟比我年长几十岁的老先生聊天,什么代沟也没有。我年轻的时候对年老的人没有代沟,我现在岁数大了,我对年轻的人也没有代沟,我现在看哪个年龄层的人,都特别舒服,所以我跟他们之间,严格意义上讲,没有代沟,如果身边有20岁的孩子,我看他们跟我看我自己一样。
我怎么去吸引他们呢?我们在社会中,是要注意观察的,观察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和事,比如今天的网络上有新的事物出现,我都会关心。比如,我也下载了抖音,抖音中也有很多乐不可支的地方,也看到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人的表演。
比如说当年的博客,后来的微博、抖音,还有现在的bilibili,我没有一个抵触,我唯一抵触的一件事就是我不在网上买东西,我觉得太啰嗦了。当然,我在哪儿现在都不买东西,我要想买的时候我就找别人帮我买。
现在网上所有说代理我鉴定的事全是假的,绝对不可能,我自个儿都不代理我自个儿,别人凭什么代理我呀。我不会在观复博物馆以外任何地方去做鉴定,以前博物馆我每年还做一些鉴定,现在都取消了。为什么取消呢,因为我现在岁数大了,不愿意给自己搞得很劳累。
鉴定跟看病一样,你到医院就知道了,尤其大医院,医生都累的要死,每天上午看好几十人,你想让他态度好,让他跟你多说几句,不是他不愿意,是他不可能。我也是这样,一旦你要陷入鉴定这个事物当中呢,就非常的疲惫,这对我尤其对我这个年龄有点不太合适。
现在有时候我网上搜一件什么事,突然看见我在哪儿鉴定,这不是瞎扯吗,我绝对不会出去鉴定,也不会上人家里去鉴定。有时人来请我,就说花多少钱都得请你去,我说我不能做这个事,过去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为也,我就不干这个事,因为这些事不是我不能做,而是我不愿意去做,我不愿意在社会这么复杂的,对于文物的鉴定弄不清楚的环节下,再添一些麻烦。
你们如果就是想知道怎么鉴定呢,你就可以下载观复APP,上面就有很多鉴定的知识,你可以慢慢学习,《观复嘟嘟》上也有,“有物为证”就是鉴定知识。(记者苏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