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晚归为了生活奔忙】“耄耋”老人扛“箱”游走 早出晚归宣传防疫
2月3日上午,文召贤头戴鸭舌帽、身穿红马甲,扛着大大的移动音箱,穿梭于小区内的栋楼间。不少居民听闻音响里播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温馨提示后,立即走到阳台或者窗边仔细聆听。
“我每天早上8点出门,下午5点多钟回家,中午回家休息一个多小时,感觉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文召贤说。

该安置小区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共有39栋居民楼,居民数量达1万多人,人口密度较大。小区内有一个菜市场,人流量大,是小区及周边居民买菜的主要场所。文召贤将菜市场作为宣传重点点位,每天在此附近播放音频资料,同时到菜市场内劝诫买菜卖菜的人戴好口罩,并打开菜市场窗户保障通风。

“每天我都要绕着小区走3次,到每栋居民楼下向邻居们宣传防疫知识,劝导在外逗留、打堆的居民立即回家,通常每绕一圈就需要1个小时。别看我已经73岁了,身体仍很健康,每天走两三个小时都不觉得累。”文召贤笑着说。

心存感恩
传递社会正能量
文召贤是马鞍街道盘龙社区的一名文艺志愿者,也是社区最年长的志愿者。他为何放弃在家颐养天年,而选择在社区四处奔波志愿服务呢?
9年前,随着涪陵新城区的发展,盘龙、双溪等社区居民因征地拆迁由农民转为市民。文召贤一家人在征地拆迁后住进了漂亮的安置房,夫妻俩每月一共可以领取到3000元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2017年,文召贤组建了盘龙社区文艺演出队,他和社区其他文艺爱好者经常为居民带来文艺演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

文召贤肩上扛着移动音箱在社区宣传游走
自盘龙社区居委会向居民发出积极加入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后,文召贤积极响应,购买U盘拷贝音频资料,用自家的移动音箱宣传相关知识。
盘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毛彦璎介绍,盘龙社区仅6名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够,文召贤等社区志愿者的加入,大大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社区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工作氛围起到推动作用。
“文召贤夫妇俩和43岁的二级精神残疾儿子一起居住。他白天宣传,晚上回家看护儿子,从来不向人抱怨,面对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他反而总是报喜不报忧。他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精神深受乡邻们的称赞,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彦璎说。
“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想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回报党和政府的恩情。”文召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