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印章图片】邓石如|精彩印章和背后的故事
毕在扬州见到邓的篆刻,深为叹服,向邓索印竟遭拒绝。而邓登焦山观《瘗鹤铭》石刻,欲觅拓本而不得。毕知后以家藏旧拓相赠,邓得遂所愿,爰刻此印以报。毕得印后,反复把玩,爱不能已,特撰铭文,请邓刻于印石顶面,称此印“雷回纭纷,古奥浑芒,字追周鼎,碑肖禹王,秦欤汉欤,无与颉颃,上下千古,独擅厥长”。五面边款,篆、隶、行、草各种书体皆备,记录下一段印坛雅事。

此印气势磅礴,邓石如把“以书入印”的理念体现在四字中,又对文字作了印化处理,采用盘曲、穿插、嵌合、疏密等各种手法,开创了邓石如独特的印风。疏密不仅体现在四字三密一疏的整体章法上,而且各字的结体中也有疏密变化,像“意”字上密下疏、“会”字上疏下密,使全印的章法错综复杂,充满变化。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这也是邓石如为毕梦熊所刻的闲章,堪称邓石精品中的代表作。
邓对毕先是拒绝刘印,后屡相赠,可见两人为莫逆之交。此为苏东坡《赤壁的名甸,边款记录了邓刻此印的由来,邓石如童将此石置于炉上烘烤,石纹幻现出赤壁之图,见苏髯先生泛于苍茫烟水间”,于是就在印面苏东坡的名句。此印曾由平潮收藏家葛昌楹收》62年捐赠给西泠印社,现藏于杭州印学博物馆刻在石侧赭红色的斑纹处,所以敖文下缘参差不如山水长卷上的题跋。
此印的疏密处理堪称经典,左行一疏三密,右三疏,作者“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创作理发挥到极致,呈现疏者更疏,密者更密的效果如刻完此印,叹“化工之妙如斯夫”,一方普的石纹图案竟能激发作者如此绝妙的创作灵感留下如此精彩的传世名作,也真是天意巧合了。
见大则心泰礼兴则民寿
此印后归日本印坛泰斗小林斗庵所藏。
1988年,童衍方先生访日时,在小林斗庵先生书斋得赏此印,并允钤二纸,一为童自留,一贻对此印非常欣赏的叶潞渊先生,一时传为印坛佳话。
这是一方多字白文印,十字如排成三行则横笔繁密,排成四行则大部分字的空间为长方形,使字形舒展,更能体现邓氏小篆的特征。左右两排字笔画略少,每排三字;中间两排字笔画繁密,作二字排列,左右顾盼呼应,气息相贯。
“大”字不似平常作四竖笔的安排,留出了数块红,“心”字也有留红。左边两排虽较密,却也在“礼”字的口部、“寿”字的左右各有小块留红。首排的“则”字为填满空间,取法古文,左侧用两个贝部相叠,与末排“则”字恰成对角而不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