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奖图片】在广东企业工作的彝族同胞 拿了优秀员工奖(图)
2018年12月8日,是达鲁作格第一天在佛山顺德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上班的日子。得益于佛山顺德对口帮扶凉山州的相关政策,他和妻子以及其他50余名老乡一起来到了乐普达。和其他老乡最大的不同是,达鲁作格曾在江苏、新疆等地打过六七年工,因此他对厂里的工作比较熟悉。来到顺德,达鲁作格担任的是接线员一职,上个月上了20天班,到手的工资为2800元。

生产助理黄彩霞清晰地记得,去年12月,公司迎来第一批四川凉山彝族同胞,勤劳的彝族同胞稍作休整之后,第二天就已经到公司安排好的岗位开始上班。经过日常观察,他们发现彝族同胞上班都是勤勤恳恳,按班就位地执行公司安排。

“达鲁作格有工作经验,干起活来驾轻就熟。”最令黄彩霞印象深刻的是达鲁作格对工作的热爱和勤恳。“他来到公司第十天时,脚长起了水泡,于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带着他到医院去检查之后就打了两天的针。”然而,令黄彩霞惊奇的是,达鲁作格没有因为脚的原因而怠慢了工作,一直认认真真服从工作安排。

工作期间,达鲁作格一直都是服从安排,任劳任怨,也没有因为没出来上过班的原因而接受不了上班的时间安排,不早退不迟到。黄彩霞说,在上个月公司评选优秀员工时,经过拉长(组长)的考核以及同事的推荐,达鲁作格被公司评为年度优秀员工。

来自凉山雷波的达鲁作格。
助力:政企联手为凉山同胞提供良好环境
达鲁作格是众多彝族同胞来顺德工作的一个缩影。雷波驻顺德稳岗工作组组长张解放说,从2018年6月开始,先后有五批工人从雷波来到顺德工作。以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为例,目前已接收来自雷波的在岗员工54人。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顺德区已接收对口凉山州美姑、金阳、雷波县劳务人员共1885人。
为了给来自凉山州的同胞感受到“家”的温暖,佛山市、顺德区以及凉山州政府和用工企业都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据了解,凉山州于去年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到佛山市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每个月1000元、满12个月12000元的稳岗就业补助等,以上所需资金从广东(佛山)对口凉山财政援助资金中支出。
在用人企业,有些彝族同胞可能会出现不能完成工作量的情况,公司都给了给予了保底工资的保障;效率较高的员工则可以尽快进入到计件计酬的阶段,一个月工资可达到5000~6000元该公司人力资源代表阳祖尧表示,公司还为彝族同胞安排了全新的宿舍,食堂伙食增加了肉类供应,开设了篮球联谊等文体活动。
来自雷波的彝族同胞和大家在车间融洽工作。
然而,“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上,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一视同仁。”阳祖尧说,“刚开始可能有些人会不理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都是可以适应的,也有利于公司的规范管理以及彝族同胞融入顺德生活。”
作为稳岗组组长,张解放也没有闲着。“部分彝族同胞可能是第一次离家打工,为此,我们会跟大家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努力适应环境、踏实做事。”张解放说,“顺德区政府以及用工企业为彝族同胞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用心用情用制度规范来引导他们,以增加收入和技术脱贫等方式,有利于凉山州早日实现脱贫攻坚。”
成效:已安排1800多贫困户到顺德就业
凉山州的劳务员工的输入对缓解用人企业“用工荒”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国平表示,“每年的春节前后都会面临用工紧张的问题,之前则通过招募寒假工,但他们工作时间较短,往往是刚熟手后就要离岗返校了,用工成本较高,而通过引进彝族同胞等长期员工,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引导凉山州劳务员工来到佛山、顺德工作,更深一层含义还在于,通过提高凉山州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进一步稳定就业,顺德深入用工企业开展对接,及时对输送到顺德的务工人员开展劳务培训,切实发挥就业扶贫的实效。据统计,去年,顺德区为凉山州对口县收集报送岗位信息共计5100多个,吸引5700多名务工青年参加对接。
目前,顺德已安排1800多名劳动力贫困户到顺德就业,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劳务输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