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九上人教版课本】第一代德宏电力建设者阳联栋:“德宏电力发展历史书”
阳联栋是与德宏电力共成长的第一代德宏电力人,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每一个大项目大工程,在他脑海里都历久弥新,从工程图纸设计到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当地几乎所有大工程建设都凝结了他的汗水。

20世纪60年代初,从学校毕业不久的阳联栋满怀激情,参与了德宏第二座电站——法帕水电站的改造工程。那时候相关的技术资料很少,他依然记得前辈李啸云参考一本农村小型电站资料,搞出一台5千瓦的“两击式”水轮机,点亮了芒市法帕垦区,让当地群众告别了煤油照明的历史。这些事迹深深激励着阳联栋在电力建设上挥洒热血。

1980年至1988年,阳联栋参与了德宏州重点工程槟榔江水电站的建设工作。当时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在水电站建设同期,云南省第一条专州送变电工程110千伏槟帕线着手建设,阳联栋负责技术工作;槟榔江至盏西及平原35千伏送变电工程同期开展,阳联栋又被安排负责管理及工程技术。

就这样三个工程同时建设,阳联栋往返奔波于三个工程项目部。那时候,阳联栋家在梁河,三个孩子尚幼,妻子带着孩子既要上班还要管家中所有的事务。至今,阳联栋还清晰记得,工程紧张时,他三个月没有回过家,就连岳母去世,他也没时间送上老人家最后一程……回想这些过往,阳联栋充满了遗憾。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国农村电气化建设兴起,为了向中央争取项目,阳联栋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带着必胜的信念,和同伴跑昆明、跑北京,到相关部门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及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迫切性为由申报成功,为当地争取到2500万元的项目资金。当一切尘埃落定,阳联栋由于脑神经衰弱,大病了一场,卧床半月之久,家人和同事都知道,他是为争取项目病倒的。
“引龙入潞”110千伏送变电项目是阳联栋最引以为傲的一项工程。1994年,德宏大工业兴起,电力缺口日益加大,德宏州委、州政府决定从大理引进电能,计划投资1300多万用时18个月完成送变电工程。这个重大的项目自然交到了阳联栋手上,在他的主导下仅用时14个月,并节约资金300万元就完成了此项工程。为此,阳联栋受到省、州政府领导的表扬。之后,阳联栋又继续参与到户宋河水电站的大建设中......
对于曾经的成绩,阳联栋觉得不值一提,他认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阳联栋就是一部“德宏电力事业发展历史书”,平实而耐人寻味,需要静心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到老一辈德宏电力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