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曹雪芹】震惊!曹寅收藏了“曹雪芹”的书
90年代初,《书史纪原》中发现“雪芹校字”事情见,曾让那些山穷水尽的红学,一下又来了很多话题,20多年转眼过去,一代人又成长起来,不少年轻的朋友,很想知道发现过程和资料原貌,这里我就把自己采集到的几分图片,简要介绍分享给广大年轻网友。

《书史纪原》是明代夏兆昌编纂,由蒋源镌刻,天启四年(1624年)石印本。《书史纪原》为上、下两刻本。断限起自三皇五帝,迄于元代;体例以人为纲,兼及域外;内容为介绍每位书家在书体、书法方面的创作、发展及书学论著。
90年代发现的曹寅藏本,是因为有这曹寅的藏书章“楝亭曹氏藏书”,曹寅算是清代藏书家,个人藏书很多,专门的收藏章也有不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也只是部分,还有其他的存在,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了:
《书史纪原》一书,不分卷,上下两册,在上册卷首和下册首页均钤有“楝亭曹氏藏书”印如下图:
通过藏书钤章的比对吻合,能确定的,首先就是该书最初由曹寅收藏,另外还有一个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该书的序出自董其昌亲笔,因为该书的序,董其昌落款处也用了钤识章:“宗伯学士”(阴文)、“董其昌印”(阳文)。
《书史纪原》中董其昌的序全文为:【学书而不知书家原委,犹与同学共席一堂而不识其姓名也。是编搜辑前代书家,无人不备,可谓有功于书家不浅。夏君授梓成峡,固以贻余,故为书数语于后。昔姜尧章云:学书者须略考篆文,使知点画原委。夏君此举,不愈进于尧章也欤! 甲子长至后二日,华亭旧史官董其昌识】
从收藏价值来讲,仅仅董序的存在,这套书确实属于国宝级别,但对于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意义并不大,最能吸引的还是“雪芹校字”:
“雪芹校字”下方,还钤一闲章“长相思”,出自何人,无法得知。
该书大致经历如下(车锡伦、赵桂芝撰文《介绍曹寅(楝亭)藏明刊《书史纪原》上的“雪芹校字”题记墨迹》,原载《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二期):
【本书从曹家中散出,未经名家收藏(无他人收藏印章)。直到清末,始为山东日照丁麟年所得。本书上册作者《自叙》下押有丁氏藏书章:“日照丁氏绂臣京华所得”。
山东日照丁氏,系书香世家,自清康熙后,代有文人。丁麟年,一号绂臣,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进士。其活动年代,下及民国。曾编有《日照丁氏藏器目》,收入陈准辑《湫漻斋丛书》(民国端安陈氏刊本)。丁氏在京得到此书的具体时间不详。
抗战军兴,本书又从丁家散出。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韩某客居山东日照。一日到朋友家拜访,值主人不在,其家僮仆用一册旧书生火炉。韩某感到可惜,便取来观看,见书上有曹楝亭藏书章,知非凡品,便将此书取回,即为本书下册。
此年秋天,李伯彭则从许云九处得到本书上册。第二年夏,韩某经许云九介绍,知本书上册在李处,便邀李协商割爱,而李也想得到下册,不肯转让。后韩知李喜篆刻,素爱石章,使以大型鸡血石章一枚赠李;李难却盛情,始将本书上册赠给韩某。韩某于无意中抢救出本书下册,又在巧遇中凑成完璧,因此便珍藏此书,不再转让。
“文革”动乱伊始,本书被做为“四旧”抄出,却又幸免于火。此后它同其他一些抄家旧籍一道堆放尘封于某库房中,直到近年,有关方面清理这些旧籍时,才发现此书。
以上是这部《书史纪原》的流传情况。】
从曹寅的藏书里,出现“雪芹”,这对红学来说是很痛苦的,这有着董其昌做序的藏书,绝非平庸之物,曹寅在世,谁敢在其宝物中“校字”?再能耐的人,相对于存序的董其昌,也只是涂鸦。
所以红学无法解释,就认为是此书留到雪芹手里,曹雪芹又留下校字的痕迹。那么问题来了。曹寅的藏书,明朝的刻本,这是作为藏品还是读物?就算是曹家泼天豪富,董其昌作序的书也只是一般读物,暴殄天物的“曹雪芹”既然都落下了自己涂鸦后名字,何不钤章更有意义?
只有书的主人,才会这样,这是“雪芹”的《书史纪原》被曹寅收藏!
最大的可能是,《书史纪原》原本只是普通古籍,在当时来说,并不罕见,“雪芹”得到的是刻本,但他有刊刻时蒋源保存的临摹董其昌原稿!所以古籍对他来说,只是一般读物,发现问题,顺手改正,最后落款是自己调整,而后连同董序一起保存。
这从本书的装订就可以看出其与众不同,蒋源按照笔迹临摹镌刻的版本,是适合印刷的,而曹寅的藏本,董其昌的原序,大出书本好多,另外特别装订的!所以这是经过“雪芹校字”以后,再装成的《书史纪原》!
雪芹的手中,一半是不值钱的刻本,一半是珍贵的董其昌手迹,互不直接联系,所以要在合并前校字,当属情理之中。
只是人们的思维总是雪芹要在曹寅之后,而不知雪芹与曹寅同时代!曹寅是递藏链中,雪芹后的第一级!雪芹不是曹寅的儿子或孙子,也不是曹寅,总有一天,历史会揭开这个真相。
因为由于红学错误的引导,人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红楼梦》是从吴梅村原著的《风月宝鉴》演化润色而来,盯住子虚乌有的“曹雪芹”,把真正的作者与大家吴伟业忘到九霄云外,或者根本没想到!就算你找到了真正的曹雪芹,你会发现很失望,他只是很多润色人中,下的功夫最多的一个改编人罢了,绝非《红楼梦》原著的作者。
蒋源的底稿能流到雪芹手里,或者夏兆昌的东西能流到雪芹手里,这个链条是一条可以追寻的线索,董其昌跟曹寅没有交集,所以必有递藏环节,而不是市面随便可以买到的在当时也只是很普通古籍。那些寻找曹雪芹乐此不疲的人,何不另辟新路呢?或许,这就是你找到曹雪芹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