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包括哪些阶段】基础教育将迎重大改革 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必须学习基础课程,在基础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方面打下结实的基础,这对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是必不可少也是有益的,这已成为欧美国家创造力教育的共识。在我国始终强调为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基础。上海学生两次参加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

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取得了好成绩,证明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3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学会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教导学生感兴趣地探索,让学生成为成功的问题发现者,让他们理解学校是一个学生提问题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仅仅回答问题的地方。
4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

教师的态度对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起指导作用,教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向现实性转发,也可能阻碍其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具有求知欲、创造性;要有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给予学生创造性评价。

5改革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决定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程度。如果教师采取说教式授课方式、大量运用封闭式问题、强调记忆和背诵,无疑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相反,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问题、自由地表达思想,并把错误同样视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6强调训练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中,英国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基础方法以及一些创造技能,如类比思维、迁移思维、重组思维、逆向思维、头脑风暴、列举属性、遥远联想等,并训练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创造性的智能品质。这点中国教师明显重视不够。
7改革学生的评价方式
较少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是基于对实时性知识的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低水平知识的记忆和重复,使教学成为对填空、多项选择等考试题目的机械训练,因此遭到了教育者的批判和抨击。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基本上还是一考定终身。
学校教育的是完整的学生,评价的也应该是学生的完整表现。因此评价应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察。
创造力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受知识、智力、动机、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个体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都会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通过推动教育制度改革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方向将往学生创造力培养转移。八爪鱼智慧创客教育以“让创造力培养回归课堂”为宗旨,以丰富的STEAM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每个课程基于现实情境设置学习任务,通过问题探究、任务分解、项目设计、模型搭建、数据实证、评价分享等环节,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八爪鱼教育致力于创客教育,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核心课程,为中小学STEAM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创客教育生态体系,助力中小学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