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囊谦县文化旅游局的邀请,11月5日到7日,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一行对囊谦县新发现的寺庙壁画遗迹进行了考察鉴定,初步鉴定系青海省截止目前发现的最早藏传佛教壁画,对囊谦的藏传佛教史以及艺术史有重要的意义。
祁连山下,阿柔草原上,藏族阿柔部落的专属寺院阿柔大寺耸立在云端。历经数十年,最初的流动帐房寺院,如今已是颇具规模的固定建筑。寺院僧众每日里诵经礼佛,虔诚的牧民每天来转经祈福,慕名而来的游客散落在寺里参观拍照。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官方8日介绍,当地发现一处藏传佛教壁画,经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考察鉴定,该壁画年代在公元13世纪前后,这也是截至目前在青海发现最早藏传佛教壁画。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
藏传佛教最重师承,作为佛陀的化身,指导众生修行的导师,上师部诸尊往往列造像诸部之榜首。藏传佛教中历代圣贤、祖师如莲花生、宗喀巴等为藏传佛教的产生、发展、弘扬做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地位崇高,统归入上师部。清莲花生铜鎏金像高14。
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显宗的佛教,大乘佛教内部也有很多派别,有八大派系,那汉传佛教主要存在的地方是汉地还有日本,还有韩国等等的地方。大乘显宗讲的法门是慈悲心,菩提心,六般若密多。汉传佛教内部也有很多派。
9月25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藏藏传佛教界各教派僧尼500余人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广场举行传统“羌姆”表演和祈福活动,祈愿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zX3中国藏族网通“羌姆”是由僧人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大威德金刚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有“降伏恶魔之威,护善安良之德”。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护善之功,谓之大德。由于威德极大,能制伏毒龙,断除诸障,降伏阎罗,故称“大威德金刚”。密宗绘画艺术中的大威德金刚有多种造型。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2007年7月18日由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于当年9月1日起执行,至今已有10周年。作为依法管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事务的专门法规,《办法》在维护藏传佛教秩序、规范活佛转世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担到密宗,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并非都是一种太好的修行。当然,这是大多数人对密宗的一种误解。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不经阿阇梨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在拉萨举行xBI中国藏族网通珠康土登克珠索朗仁增出席xBI中国藏族网通中国藏族网通讯为进一步深化“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丰富拓展活动内容,12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自治区深入开展“四条标准”教育实践活动小组办公室在西藏佛学院联合举办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
中国西藏网讯“达赖喇嘛的转世只有依法依规、遵循藏传佛教仪轨、遵循历史定制的原则,才能赢得藏传佛教界的广泛支持和信教群众的信仰。”8月29日,西藏第一期宗教界代表人士活佛转世管理专题培训班交流座谈会暨结业式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举行。
提起藏传佛教,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宁玛派。宁玛派是佛教刚刚进入西藏直到藏王朗达玛灭佛为止,在很长时期内,于西藏形成的唯一教派,它是整个藏传佛教的基础。宁玛派的教义包含九乘声闻、缘觉、菩萨道,包括了所有的显宗。
活佛,藏语称“朱古”,意思是佛的“化身”。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那些佛学造诣精深、修证高超的高僧大德在完成佛业圆寂后,他的灵魂又转生为新的肉身,继续完成弘法大愿、普度众生,这种转生为前世化身的人,称为前世的转世灵童。
新华社西宁3月26日电(记者央秀达珍)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一个多小时,到达藏传佛教格鲁派名刹赛宗寺。从远处望去,赛宗山如一头饮水巨象,象鼻垂于寺前的切莫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