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豫章书院】从杨永信到豫章书院 到底谁在作恶?
“戒网瘾学校”是和国内互联网飞速发展同步出现的,“戒网瘾学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有杨、吴等昧着良心赚带血的钱的人,因为这种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有。
“戒网瘾”学校的出现,反映出的是数量庞大的家长对子女教育表现出的无所适从,是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和本应承担起家庭教育重任的父母们普遍茫然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旧时代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简单粗暴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的教育需求的严重不适配的必然结果。

有些人呐,从来不会考虑问题会不会出在自己身上!
我们从3岁上幼儿园,18岁上大学,一直在学习,在考试,毕业以后,仍旧有各种资格证书、公务员、选调生需要继续学习和通过考核。可以说,任何有些门槛的行业,都会要求你培训,要求你考核合格,最少要求你有试用期,你才有资格从事相关工作。

正常情况下,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接受教育十几年,经历无数考核,才有资格找个月薪几千上万的工作,而培养出一个优秀孩子的难度,我并不认为比前者要低。
但事实是,生孩子不需要任何学习经历,养一个孩子更不需要经过任何考核。
大把大把根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着自己都不知道是对是错的各种观念,然后等孩子日渐长大,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时,他们又开始怪孩子不懂事不争气、怪学校不负责、怪社会风气差,怪官方不作为。
然而他们唯一不会去想的,就是自己从小教给孩子的东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我妈妈是小学老师,跟我妈妈走访学生家庭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现象,经常会有一些家长,会在自己的胖孩子表明吃饱后仍旧一遍一遍让孩子继续吃,明明你孩子体重已经超标了,你还是以爱的名义在往他嘴里塞食物。
就这么简单的,不涉及经济、教育背景的,让孩子吃个饭都吃不对,我不知道那么多父母哪儿来的信心,认为自己给孩子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对的。
我个人认为“豫章书院”这类事件中,最可恨的不是开办那些学校的人,那些人就算不开“戒网瘾”学校,也会从事其他犯罪活动,他们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戒网瘾”学校不过是手段而已。
最可恨的是那些以爱的名义给杨、吴等人交着高额学费,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求人虐待的父母们。
他们的无知和傲慢给他们孩子带来的伤害,远超“戒网瘾学校”带来的伤害,然而法律可以关停这些学校,可以惩罚这些开办这类学校的人,但对这些数量庞大的父母们,束手无策。
甚至就连舆论攻击的主要方向,都不会是这些父母们。
因为他们可能就是舆论浪潮中的一员,或者舆论浪潮中的一员,在未来就是他们。
想要避免更多的孩子被送进这种学校被虐待,严惩办学者只解决了一半问题,只限制了“卖方”,对这个畸形市场的“买方”,却毫无约束力。
自古以来,只解决卖方不解决买方,对减小市场规模的效果都不会好,只要有钱赚,总有人会去做的,哪怕冒杀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