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十二当上卿】出名要趁早?神童项橐七岁为孔子师 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
孔子见小孩子如此能言善辩,就忍不住多考考他,但是他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车没有轮”、“什么水中没有鱼”……都被项橐一一回答。
孔子正感慨后生可畏的时候,项橐竟也主动发难了。

项橐问孔子:“为什么鹅和鸭可以浮在水上?为什么大雁和仙鹤善于鸣叫?为什么松柏能四季常青?”
孔子回他:“鹅和鸭可以浮在水上,是因为他们的脚掌是方的;大雁和仙鹤因为脖子长,所以善于鸣叫;松柏的树心极其坚实,所以它们可以四季常青。”

项橐想了想说:“不对!那乌龟脚掌不是方的,也能浮在水上啊;青蛙没有脖子,但也擅长鸣叫;竹子也能四季长青,但它们都是空心的。”
孔子连连感慨,项橐真是早慧连自己都辩不过他。
于是这“为孔子师”的名气就传了出去,各路诸侯都怕此小孩长大后为他国所用,于是争先恐后的抛出橄榄枝,希望能抢先纳入麾下。

吴国和齐国首先见到项橐,直言希望能为他国效力。但项橐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纪国虽亡,但国土犹在,无土之根则朽,纪国就是项橐的根,我是不可能离开的。”
但是,精兵利器在自己手里是防卫的武器,但落在他人的手里,可就是对自己国家的威胁!项橐此时就无异于一把利器,如果自己得不到,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让别人也得不到。

于是,年仅十二岁的项橐,在吴齐相争中被杀。
真是,可叹可惜啊。
甘罗,最年轻的上卿
甘罗天生聪颖,十二岁时就已是秦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了。
当时,秦国想派张唐去燕国做宰相,以便联合燕国共同攻打赵国。但是张唐怎么都不肯去,因为要去燕国,必须途经赵国,但是张唐曾经多次攻打过赵国,赵国人人都恨他恨得牙痒痒,就怕宰相还没做成,半路就先被截杀了。
几次三番请张唐都没请动,这可让吕不韦犯了难。
这时甘罗主动请缨,说可以让自己去试试,吕不韦再怎么没有办法,也不会指望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但是甘罗说:“小孩子又如何?项橐七岁就是孔子的老师了。反正你也没办法,就让我去试试又没有损失。”吕不韦看他自信沉着,尽管年纪小,但有着不一样的老练,便答应让他去试试。
甘罗找到张唐,只问他了两句话“你和武安君白起谁的功劳大”、“应侯范雎和文信侯吕不韦谁的官位高”,张唐回他,“当然是白起功劳大,文信侯官位高”。
甘罗趁机说:“既如此,范雎曾让白起攻打赵国,白起不肯,结果离开咸阳不到七里就被杀。你觉得如果你不去燕国,文信侯会让你死到哪里?”
张唐惊出一身冷汗,这才明白,哪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去燕国可能会被截杀,但留下也难逃一死啊,于是马上就准备动身出发。
几次都没被吕不韦请动的张唐,竟然被甘罗几句话就说动了,秦王知道后很是欣赏。不过,得到赞赏的甘罗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出使赵国与赵王展开了谈判。
甘罗见到赵王不卑不亢地说:“秦国本意就是希望能与燕国交好,之后方便攻打赵国。但如果赵国主动献上城池五座,那秦国也就没有攻打的必要了,而且还能联合你们赵国,与燕国一战。是被攻击施掉赵国全部土地,还是您主动出让城池,再一起攻打燕国谋取更大的土地,您可以考虑一下。”
赵国自然是选择了后者,先是让出5城,后攻打燕国又献上11城。甘罗用自己的辩才,以最小的代价,为秦国谋得了16座城池,一时间声名大噪,也被秦王拜为了上卿。
但如此的天才,史书中鲜见他的后续,有人说他太优秀死于被同朝中人排挤,也有人说甘罗出名的同年就死于疾病,总之这位神童再没见其身影。
曹冲,离奇死亡
说到神童,我相信没人不会想到“曹冲”的名字,毕竟“曹冲称象”的典故如此深入人心。
除了巧妙的给大象称重,曹冲的才智还曾挽救过一个粗心的仓库保管员。
《魏书》中曾记载,一位仓库保管员因为疏忽,不小心让曹操的一副珍贵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按照曹操的脾性,仓库保管员怕是性命不保。吓得这位保管员不知所措,找到曹冲希望他能帮帮自己。
曹冲想了想,于是用刀将自己的衣服割了几个洞,跑去找自己的父亲。曹操见儿子心事重重的来找自己,便问发生了什么,曹冲回答:“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好几个洞,都说老鼠咬的东西不吉利,所以我很担心。”曹操听了大笑:“别担心,那都是不实的传言。”然后曹冲趁曹操心情不错说了马鞍被老鼠咬了的事情,曹操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追究。
可能“天妒英才”是实话,曹冲也没有逃过早夭的命运。
据说他所得的病很离奇,面部发红,神志不清,还伴随着抽搐。没过几天,就因病而亡了。《三国志》中说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