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真凤兮后三部】武则天、陈硕真两个唐朝“女皇帝”的恩怨 最后的结局如何?
武则天和陈硕真并无瓜葛,却说明唐代的确是 个自由开放男女相对平等的时代
说起武则天,大家都知道她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但是其实不然,陈硕真才是中国历史上女性自称皇帝的第一人,她的举兵起义事件规模不算大,时间也不长,最后被镇压了,但因她开天辟地般的女性称帝行为,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称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因为武则天和陈硕真的出现基本是在同一时代,都曾出家为尼又都称为女皇帝,因此不少野史杂谈里面将二人联系在一起,演义出二之人间的爱恨情仇,但正史从未提及二人有任何瓜葛,而且从二人的生活迹来看也并无交集可能的。

一:从时间上来看。武则天本名武媚娘。生于公元624年。其父因参加李渊的晋阳起义有功,被封为应国公,任工部尚书。其母为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武则天自幼才貌出众。聪慧机智,又精通文史,因而闻名京师。637年,13岁武则天应召进宫,太宗见其妩媚动人,遂赐号“武媚”,封为才人,深得太宗宠爱。

649年,唐太宗驾崩,所有未生育的嫔妃都要出宫到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武则天也一样到感业寺当了尼姑。654年,武则天重又进宫,被高宗封为昭仪。大唐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十月十九日,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而陈硕真(620年—653年),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人。唐代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早年丧夫。永徽四年(653年)十月,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县的覆船山六甲四十八党(今白际山脉主峰搁船尖云心寺)组织农民起义,称“文佳皇帝”。
同年十一月,起义军在下淮戍(今桐庐东北)与崔义玄部遭遇,大溃,被杀数千人,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陈硕真等被杀。
也就是说,陈硕真在永徽四年(653年)起义被杀时,武则开还只是感业寺的一个正在处心积虑攀上高宗的尼姑。野史演义里说的陈硕真在起义失败后曾向武则天求救被拒,陈硕真在睦州受刑前还曾责怪武则天“义妹不义”,显然是无稽之谈。
二:从地域上来看。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其父因参加李渊的晋阳起义有功,被封为应国公,任工部尚书,其母为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出生显贵,戏说里之所以说二人有交集,是二人都曾出家为尼,但649年唐太宗驾崩,所有未生育的嫔妃都要出宫到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武则天出家地在长安。
而陈硕真,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人,她的出家地是睦州清溪县的覆船山六甲四十八党(今白际山脉主峰搁船尖云心寺。
二人的家世有云泥之别而两人出家地也天南地北相隔千里万里。
而且戏文野史里称武则天是在感业寺里因其 美貌被一班纨绔子弟调戏,被陈硕真挺身相救才成莫逆之交。而事实是武则天是以唐太宗的才人身份出家为尼的,那一班纨绔子弟吃了熊心豹胆也不敢去感业寺去调戏她,也只有皇帝的儿子后来的高宗皇帝才敢去招惹她。
三:虽然这二个先后称帝的女人没有任何瓜葛,但在一个朝代出现二个女人称帝。说明唐朝的确是一个自由开放男女相对平等的代。
陈硕真一个乡野村姑,她起义伊始就敢自称“文佳皇帝”,说明在那个时代女人有足够的自信,她的观念里并没有太重的男尊女卑思想,而她登高一呼自称皇帝,就有数万人跟随,说明那时的百姓并没有因为她是女人而鄙弃她。这也很能说明在她之后的武则天为什么能取李唐代之以武周,一方面是因为武则天不凡的魄力和出色的政治才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对女性并不是极端的鄙视和排斥。
因她出色的政治才能,她虽为女流朝中百官也能遵从于她。
从武则天称帝的历程来看,因高宗的懦弱无能,武则天干预朝政,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后,高宗就正式委托她授理朝政,在宫中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皇帝并无异议。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直到神龙元年(705年),在宰相张柬之的带领下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中宗,大周存在了十五年,此时武则天已八十一岁,退位当年武则天病逝,遗诏“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她死后,她的后人并没有因为她做为一个女人曾取代李唐而摒弃她,而是继续享受李氏子孙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