瑗属于五行属什么?
“瑗”,读作(yuàn),是一个汉字。《玉篇》云:“瑗,大璧也。”意思是说,“瑗”是指大的璧形玉器。《周礼·典瑞》载有:“琬琰之璧。”注云:“琬谓琰之半,亦云:琬,圜壁也。”可见“瑗”与“琬”都是指大的圆形璧。
古人佩带玉璧,大多是成对的。如《左传•桓公六年》所载:“公羊子曰‘诸侯聘,执璧,问名’。”《仪礼•聘礼》也有记载:“宾初拜,授币。再拜,受币。”这里的“璧”就是成对使用的,而且是祭祀或朝聘时所用的礼器。 春秋以后,王侯用璧作为祭祀祖先的礼器了。《汉书•郊祀志上》说:“至唐太宗,始割真珠为料,世称珠槃;后复以璧为料,世谓璧璜。”原来汉代是以真珠为原料来制作祭天的礼器,而隋唐开始则以美玉为原料,这种制作玉璧的原料,在古代称为“料”。因为玉璧是平面的圆简状,所以加工起来不太容易,不是一般的匠师就能琢制的,必须由技艺高超的人来做。
除了用作宗庙祭祀的礼器外,东周至西汉时期,帝王还有使用“琮、璜”作为权杖的,据传这是黄帝所用玉圭的变化而来!到东汉时,皇帝所持权杖又恢复以象牙为材料了。 除了天子以外,王侯以下的人们也可以佩带玉璧。如《韩非子》中就说:“赵氏守璧。”又《战国策》中有: “虞卿弃璧。” 这里所说的“璧”都是指玉石制成的圆形佩饰物。虽然它不像琮、璜那样具有特定的礼器用途,但它仍不失为尊贵之物和身份的象征。所以秦亡之后,汉高祖不满自己出身低微而“无璋璧”,就想方设法获取这些贵重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