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正线结怎么写?
这个问题比较大,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 首先说一下“正”这个概念。关于什么是正字,古代有不同的解释,比较典型的有两种说法。一种出自南朝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序中,认为“真书”就是“正书”;另一种是唐代张怀瓘的见解,《书断·真书》中说:“真书(即楷书)者,所谓正书也。敬而不妄。”从这两种观点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在南北朝以前,人们把篆隶变为楷书的演变过程称为“正”,这种字体被称为“真书”“正书”;而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真书”“正书”来称呼楷书体,而将隶书、篆书称为“古书”“古体”。这是“正”字的演变过程。
那么何为正书?清代王澍曾说:“唐太宗曰‘书须正书’,其言至恳切,以古之所谓真所谓正,乃后世所谓楷法也……”可见这里的“正书”与“真书”基本是一个意思,只是不同时代,名称不同而已——“正书”和“真书”都可以用来指一种字体,它指的是一种较为规范、端正的书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书很受欢迎,但它并不是最早的字体。根据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最早出现的是大篆,然后是秦小篆、汉篆,后来又有隶书等,这些字体各有特点但都未能长久流行,直至楷书出现后才有取代其他各体的趋势。由于历史条件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楷书的地位有着特殊的尊崇,于是人们便将“正书”这一概念赋予了“楷书”,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讲的“楷书为正书”这种说法了。
下面说一说什么是“结体”或者叫“结构” 结体,也叫作“结构”或称“章法”,一般被定义为点画排列的方法及篇章的安排形式,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点画的安排,二是笔画之间的联系和组合方式。 在书法创作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好笔划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也是书法创作的核心技巧之一。因此,如何在书写过程中处理好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就成为书法结体的关键所在。
一般而言,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竖横撇捺折弯勾等等几种基本形态组成,但在实际书写时,这些基本形态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它们之间常常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搭配,比如点和直线的配合、横和撇的组合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搭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字的形态特征。而这些不同形态的点画组合又形成了不同的字形结构样式。
一提到结体,大家就会想到“匀称”这个词,其实这个形容词用得并不准确。因为这里所说的“匀称”实际上是指两个方面:一是线条长短的变化,二是在线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条粗细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上的变化。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同样长度的线条上,粗线条给人的感觉更为挺拔有力;而在同样宽度的线条中,细线条给人的感觉则更加纤细飘逸一些。所以说,只有在掌握好这两方面的变化之后,我们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既做到整体协调又不乏灵动活泼之气。 二、用笔 古人有云:“写字如写心”,这句话非常精辟地指出了练字与修心之间的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一个莫大的启迪和忠告!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字的结构和用笔之外,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心态的调整。俗话说得好:“人定胜天”,只有做到“心静”才能真正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之中去。
以上就是我对“何谓正书,何为结体”的一点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哟ヾ(•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