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民币水印错版?
1980年,第2套人民币已经发行了10多年,由于流通中出现了残损、褪色等问题,同时因为通货膨胀,5元、5角和2角纸币的币值分别提高了6倍、4倍和3倍多,已经不能正常流通,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收回这些面额小的纸币,同时发行新版纸币。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适应外汇体制改革的需要,决定发行一套新的外汇兑换券。这套外汇兑换券与现钞相同,有1、5、10、50元四种面值,采取金属箔纸印制。
为区别新币和新版旧币,国家委托上海印钞厂在每张钞票纸的正正面凹印上暗记,即“WY”和“HB”字样(代表“外”和“汇”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在背面凹印上有英文字母“F”和阿拉伯数字“1”“2”“3”,这既可作为防伪标志,又可以作为识别新版旧币的标记。
当时,上海印钞厂的职工按照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生产,然而,就在这样一批看似“正规”的生产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枚独特的“错版币”——这枚钞票正面的“WY”和背面的“F”字样都在印刷过程中移位了1厘米左右。而且,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意外被及时发现的可能性很小;即便被发现,由于当时一套钱币的发行量都比较大,即使有一张两张出现差错,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