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从哪里来?

相进江相进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来回答一下,希望有帮助(注:本人不是电力专家 仅根据个人知识进行回答)。 先说结论:香港用电主要有三个来源,分别是燃煤电厂、天然气发电厂和进口电。其中从海外(主要是澳大利亚)进口电能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首先,来说说香港的发电结构。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7.2万亿千瓦时。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5.3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近七成;第三产业用电量9821亿千瓦时,所占比重接近一成;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94亿千瓦时,所占比重不足两成。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全国平均每个地方(省市区县)每年大约为655亿度电,而香港地区则是100多亿度电——大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样子。 根据我看到的资料显示,目前香港地区的发电结构中,天然气管线发电比重最大,约为三分之二;其次是垃圾焚烧发电,约占总发电量的四成左右;最后是煤炭发电,约占总发电量的三成左右。其他诸如风电和水力发电等,所占的比重则不大。

当然,这里说的发电是“一次能源”,也就是发电厂利用原燃料(比如煤炭、水力等)发出的电量。而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实际上是从发电厂那里获得的二次能源,经过输送变电后,才能供到我们家里使用。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这些一次能源是怎么来的,它们从哪儿输入香港?

根据我看到的资料,目前香港地区的电力供应,主要来自于三大源头:燃煤电厂、天然气电厂和进口电。其中进口的电能比例正在迅速增长。 在我写的另一个关于“台湾电力结构”的回答中曾提到,台湾地区由于土地狭小,因此火电机组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注:台湾地区发电装机容量72%是燃煤机组,仅次于韩国和印度)。而在香港却不是这样,据我了解的情况,香港的火电装机容量只有一半多一点儿,还不到总装机的四成。相比之下,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香港的发电量占比就要大得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一个小小香港,为什么没有大力发展火电而是大力发展和开发水电?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战略储备,毕竟香港地区地理面积太小,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发展火电的煤田或者石油基地;虽然周围有很多海域,但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建核电站的土地。所以,大力发展火电并不现实。

二是成本因素,因为香港除了居民生活和少量工业用电外,大部分用电都要用于商业和服务业,而这些用电恰恰是价格敏感型用电,如果耗用大量的化石能源满足这种需求,会大大增加社会负担。相比起来,水电虽然成本略高,但是却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二是在香港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火电和核电的发展可能会受到政治影响。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