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哪些价值?
“书以载道”,这是中国书法的重要价值之一。 “书”在这里是文字的意思;“道”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概念和思想范畴,是指天地宇宙万物所存在的总规律、法则或真理。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中的记载: “命禹:‘皋陶,惟若尔受命,钦哉!惟时蒙恩惠,惟万邦惟年又勤。’伊尹亦云‘汝不能柔远,顾罪尼父。’”大意是说舜帝命令禹说—— 皋陶呀,只有像您这样的人才足以承受这样的使命了,要慎重呀!现在你们得到了天子的恩惠,得到万民的拥护。伊尹也说:你不能安抚远方,反而归罪于孔子。
在这段话中,就有两个词可以看作“书以载道”的出处——“受命”与“敬事”。所谓“奉命”即接受天命之意。在古时,这种天命往往体现为上天对人世或某个帝王的不凡征兆。所以“受命”也代表一种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而“敬事”则表明了做事的态度。“敬事”一词出自于《易传·系辞下》: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或乐或悲,或泣或笑,大义散而不忘,利欲息而后定,天下之动,诚乎一故。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意思是:作为君子的人,或是进或退,或是沉默不语或是说话,但行动都不离开道;他们快乐的时候也很节制,悲伤的时候也不失体统,哭泣的时候不会哭得太厉害,开心的时候也不会大笑到肚子痛……总之就是,君子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考虑得非常周全才行啊。这就是“敬事”的含义。
可见,古人对于自己的言行是十分谨慎小心的,他们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会反复地斟酌思考,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慎独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可以说:“书以载道”并不是一句空谈,它其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学习和借鉴。 如果再进一步引申的话,那么“书以载道”也就成为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传播手段,甚至还可以成为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