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字五行属什么?
臣,形声。从人,辰省( xǐng)(古省字写法与“辰”相同)声。本义: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单指皇帝左右的近侍 如《书·金滕》:“王谓鲁公曰:‘尔曷归哉!’盖周公言,成王使伯禽求周公于鲁。”《左传·襄公三年》:“赵简子疾,召晋君之史丘明使视之."
甲骨文、金文的“臣”像一人在下俯伏状(见下图);小篆的“臣”则由上下的两个“口”加一“人”构成(见上图)。这个“人”即表示一人俯首伏拜之意,而两口的含义,据《说文解字》释为“事人执事之口也”。可见“臣”字的造字本义当为“服事他人的人”或“奴仆”。
许慎解释“臣”为“事人之雄者也.从人,臣省声” (见《说文解字》第790页) “臣”又作“大”解。如《诗•鄘风•定之方中》中有云:“卜世三十,卜年七十。”郑玄注:“臣,犹大也。”《春秋左传•桓公二年》载:“及武王克商……周公相德伐纣.遂灭殷国… …周公践天子之位六十一年,乃告老而遁于洛,立周公庙,以为宰夫,故天下以臣礼祭焉,谓之周公。"此中的“臣”就是“大”的意思。
由此看来,“臣”在古代既是指君主时代受君命出使和受君命统治他国的官员,也就是所谓的“使者”、“封疆大吏”;又是指对帝王及其家族具有绝对服从义务的奴仆;还指“大臣”, 亦即位居高位的大官,如汉高祖对萧何说:“君安能与淮阴侯同功,而又封侯邑乎?”(《史记•萧相国世家》)这里的“臣”即是“宰相”之意。
再如三国时刘备曾以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黄”称呼关羽——因为当时民间传说其“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所以人们称其为“美髯公”——“美髯公”的“公”在古代就是“臣”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字典里,将“臣”列为上下结构的12画汉字,并解释为:①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单指皇帝的近侍;②旧时对男子的尊称;③属员;④古代男子自称谦词;⑤姓。显然,这样的定义有失偏颇而不甚准确———因为按照“臣”在古文里的用法来看,至少应该列入“臣”的上半部的五种含意才行啊!
“臣”在古代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君王时的低级官吏。 二、诸侯的卿大夫,又称“卿士” 三、诸候国和大夫领地的守臣 四、封建社会里对贵族男性和官僚男性的泛称 五、平民对自己的谦称 六、臣民对公侯诸王的称呼 七、古时臣僚进谏时自居的地位,即自称“臣” 八、中国古代女子的名位之一——“妇臣” 总之,古代的“臣”主要是一个贬义词,它表示对上级下级乃至同一级别的下属一种绝对的顺从关系和服从地位!因此,它所代表的“臣道”是绝对的愚忠和盲目遵从,是不折不扣的“主仆”关系,也是完全丧失自我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