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字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对「也」字的解释 【子集下】【也字部】 也 ·康熙笔画:3 ·部外笔画:1 《唐韵》以哲切《集韵》《韵会》夷亦切,音亦。《说文》词尾也。《增韵》於語末助辭。《易·乾卦》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始,乃命於寅;乾元永亨,利牝马之贞。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注》此两卦,爻皆九五居中。《诗·邶风》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传》月有盈缺,况人会有死生乎。《左思·蜀都赋》伊耆後代,爰集斯堂。《注》伊耆,帝尧之号。
又与亦通。详亦字注。 又叶于贵切,音位。《诗·小雅》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传》,许秽切。私,孙咨切。 又叶以职切,音臆。《扬子·反庄子》或作或废,或笑或吟。《注》或读曰臆。
“也”和“亦”是一个字吗?为什么在现代汉语里意思不一样?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可能很难用一句话来解释清楚。
我们先看一些例句: “吾亦欲东归,而子女玉帛皆故人在长安。”(《史记·项羽本纪》) “君亦无所害。”(同上)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丞相。”(《史记·项羽本纪>) “吾虽欲东归,亦复何所为!”(《史记·项羽本纪》) 上面的三句话都出自《史记》的同一个章节——《项羽本纪》。 第一段是刘邦说给项伯听的,第二、三段是张良跟刘邦说的,第四段是刘邦自己说的。 从这几句对话可以看到,在《史记》的时代,这些句子都是没有问题的,并没有被看作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除了第三段的「何所」之外,其它各处的「亦」都可以换成「亦」或者「也」。 在今天看来,这些句子显然是有问题的了。这是因为,「吾亦欲东归(亦/也)」这样的句子表示的是主语+动词的基本语法结构,而不可能是「我也要向东回去」这样的意思。因为这里的「东归」不是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所以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动作来看待,而是只能当作一个形容词性短语来看待。
那么为什么《史记》时代的语言里面可以这么表述,但今天的汉语却不行呢? 这就要从上面提到的基本语法结构说起。这种基本的语法结构叫主谓句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充当主语的部分,另一个是充当谓语的部分。按照一般的语法规则,当一个主谓句型中出现动词的时候,这个动词应该是由充当谓语的那个部分承担的,而不是由充当主语的那个部分承担的。例如: «太阳出来了» 这个句子里的谓语就是动词「出来」。如果主语是「天」的话,那也应该把「天」放在谓语后面,也就是说应该是「天出来」。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们的汉语传统是把动词当作主语的一部分,因此把上述的句子重新组织一下就变成了: «天出来» ——这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 «出去吃饭» —这符合语法规范 所以,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当「去」出现在谓语的位置时它是当作动词的。而当它出现在其他位置的时候它就是名词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中,作为一般动词的「去」是不可以放在主语前面的,而作为名词的「去」则可以放在主语前面。同样地,作为一般动词的「东」也不可以放在主语前面,而作为名词的「东」则可以把「我」放在它的前面。至于什么是动词,什么是名词,我们等会儿再讨论。 《史记》时代的「亦」「也」「也/亦」其实都是同一个词汇,只是它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词义。其中的一种词义便是现在所说的名词的意思,即指方向。而在刚才举的那些例子当中,那个被当作名词的「亦」其实就是指方向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