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建五行?
“月”字,在中文里是计量单位,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农历的每月第一天叫做“朔日”,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叫做“晦日”;而“五”和“行”,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 “五行”的原意是指构成宇宙的五类元素(土、金、水、木、火),“行”表示运动和变化。《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五种元素相互影响,构成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命运。 至于“月建五行”,就是把阴阳五行的观念运用到月亮运行上而产生的结果。
古代的观测者发现,月亮有圆缺之变,即从朔到晦,如同一半圆;同时也有方位变动,从初一到十五,像走马灯一样,每天移动一点,运行轨迹是一个完整圆圈。这些圆缺变化和方位变动与二十四节气一一对应起来。 为了准确描述这种对应关系,人们又给每一个节气赋予了“月份”的概念。当月亮经过一个完整的圆缺变化时,恰好是十二个节气,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每个节气又被称作“月中”。 如此,每一个月份就被分成了三段,每段各包含三个节气。其中,每一节气的开始,都是月亮位于某个特定的方位的时刻,这时被命名为“节至”。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被称为“月初”,最后一个被称为“月中”。
这样,原本抽象的阴阳五行与具体的天地万物联系起来。古人通过日月运行规律来理解自己的命运:在“月生五行”中,每个人出生的月份决定了他的五行归属——阴历一月属木,二月属火,三月属木……十月属水,十一月属土,十二月属金。 而每年立春之后,五行属性便会随着月份变化而改变。因此古书说道:“人生于立春日,命属木。”其实这句话应该改为:“立春后出生的人,命属木。” 当然,阴阳五行是古人解释自然界的工具,最后还是要为人类社会服务。为此,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利用五行属性的方法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