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猫吗?
古代中国人是养猫的,不过和我们现在养宠物猫的概念可不一样——古代中国养的是捕鼠的“猎犬”。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周代宫中十二月里饲养猎犬的情况,从正月“农祥始见”“蛰虫始振”、二月“耕夫始作”“天子乃荐田于上帝”开始,到十二月“麋角解”“雉鸣”结束,除了八月“毋杀昆虫”之外,每个月都有杀死猎物的记载——“杀诸鳖”(正月)、“杀麛卵”(二月)、“杀麕”(三月)、“杀豺”(四月)、“禽兽未乳”(五月)、“毋杀幼兽”(六月)、“毋杀鸟翼”(七月)……直到十月立冬“水潦收”,才“杀水禽”。
可以想见,春天万物复苏之时,满院萌动的草木花草可能招来不少虫子,先民们必须及时消灭它们;到了夏天,田野里的虫子也多了起来,要捕捉或者杀死以防食粮被糟蹋;秋高气爽,却是收获之际,农民忙着采收颗粒归仓,却无暇顾及地面上的老鼠和其他动物;冬天气温降低,地里的野兽都躲了起来,只有一些飞禽留在空中,于是人们瞄准了猎杀的对象。 这种猎杀是有季节的,不是随便哪个月都可以大张旗鼓进行。正月里虽说万物开始萌动,但毕竟只有农作物的幼苗露出泥土,所谓“百草生”,其实可供食用的植物还很有限,所以“农事始营”,主要的目标是消灭虫子。至于猎杀的动物,也都是生活在荒野里的,如“兔夷”、“狐狸”和“貉”。到了二月,才有“天子乃荐郊祀,祈五谷成”的内容出现,说明这时候天地间的草木已经繁盛,动物们也开始在田野里出现了。
古代的“打猫”和现代可不一样,是为了防止老鼠吃粮食而故意杀死小猫,这属于巫术或者宗教祭祀的范畴。 《礼记·檀弓下》记录了一段晋国公孙敖为父亲“埋书”的仪式:“……既殡(安葬),大夫吊,主祭者启圹,尸入,大夫哭,遂埋之。”这段记载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古人对于死者的敬重,就算是对刚埋葬不久的人打开墓穴让尸体入葬,身为大夫的晋国权臣公孙敖也不得不跪拜哀伤;其二是为了防止以后老鼠吃粮食,这次葬礼甚至没有在墓中放随葬品。 如此爱惜粮食,恐怕也是由于上古时候饥荒时常出现的缘故。《墨子·辞过》中说:“昔者尧舜禹汤之时,犹存刑杖之诛,以刑治罪。”这个“刑”字,孙诒让解释说就是“焚”的意思,是把罪犯的尸体在木柱上烧掉。上古时期因为缺乏足够的粮食和耕地,为了阻止百姓造反,政府往往采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来对待流窜者和犯罪者,把他们烧死在木柱上作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