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载切版人民币?
现在的人民币上,除了国徽、盲文和面额数字外,还印有四个以拼音字母表示的冠字符号“ZQ”(第一套人民币)、“DZ”(第二套人民币)或“J/A”(第三、四套人民币)。这就是我国纸币的冠字符号。其中,“ZQ”“DZ”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厂印制,“J/A”为天津印钞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印刷厂印制。 这些冠字符号是怎么产生的呢?它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950年4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任命张炯伯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随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发行准备金保管库。该库负责保管人民币的现金、票据和各类有价证券;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指令发行新券,收回旧券、废券;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金属储备;按照计划组织发行,满足市场货币需求;办理各种资金往来手续等。 为了规范钞票的印制,财政部于1950年8月颁布了《人民币印制实施办法》,对人民币的印制做了详细的规划。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印制人民币的任务落在了新中国唯一的造纸厂——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今沈阳机床集团)身上。这家工厂以惊人的速度赶制出全副机器,用原稿清样作样板,翻制出铅活字模具,开始大量印刷。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最初印制的人民币出现了很多麻烦:边距不齐,大小不一,漏印、脱墨现象严重,图案不清晰。怎么办?有关部门急中生智,想出了以手工方式来弥补机器印制缺陷的办法——在已印好的钞票上,进行裁切和涂黑处理。
经过认真筛选,有关部门最终选定了3种图案的钞票作为底版,用以印制在纸面上压印线,并以此作为模板,进行人工修版,然后裁切,最后加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部印”和“第XX版”字样。这样印制成的钞票,虽然解决了漏印、脱墨等问题,但却带来了新的烦恼——“第XX版”字样难以辨认。于是,人们又用砂带磨掉“第XX版”字样,使钞票变成无号纸币。后来,随着印钞技术的提高,才逐步取消了手工修版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