涁五行属什么?
「淸」、「清」二字的古字形均像水面上有波纹(或涟漪),本义指水的清澈透明,后用作形容词,表示“清亮”;又引申为“清楚”之义。由形容清澈到形容清爽明白,是量变的积累,也是语意的演化发展过程。 《说文解字》认为:“淸,廉也。从水青省声。”“清,絜静也。从水,靑省聲。”段玉裁注曰:“絜者,检约之意……今人言廉洁无瑕皆當以‘淸’爲正。”可见“清白”的“白”源于“青”;“清”与“淸”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ap、be分别解释成“波扬也,从氵清聲。”“激湍也,从水青聲。”“流雪泉涓然,从水靑聲。” “激湍”的“湍”,意为水流急。“激流”必然有波浪,所以许慎将“”和“湍”都归入“淸”部。 而“cháng”则是一个象形字,像河水回旋的样子,“曲流也”(李阳冰)。此字本义当是指河流弯曲的样子;而後才用于比喻人的思想或做事受到阻碍或改变方向。由于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这个字被误写作“沧”,而真正的“滄”是一个水边草场的象形字(见图),本义是水草覆盖的水边沼泽地。因此,“滄海”并不是指沧海,而是指湖泊中的水草。现代汉语已经不用“滄”作为“沧”的本字了。 上古时期汉字尚未形成统一的结构方式,故同音假借现象较多,而“沧”、“淸”二字读音相近,因而可以通用。
「bùn」(an)和“淸”一样都是象形字,其左旁都表示水和波浪,右旁“屯"(tún)"”和“an"的字形相似,但“屯"的古字形中间的一划不是竖线,而是一道弧线,可能表示的是一道弯弯曲曲的水流。“屯”是水流相击发出声响的意思,“bùn〞、“an"即是从这一含义引申而来。 所以,“�bun""和“淸"意义接近,都可表意“水清”,且两字古音相近,也可通假使用。 “澂”、“澄”二字甲骨文都有,均从水从辰,辰亦声。“辰”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之一,如《尔雅·释天》中有“以鸡卜曰宸”,郭璞注:“即雉也,以雉距所画地占吉凶。”可知“辰”可泛指祭品。
《说文解字》认为:“澂,清也。从水辰聲。”段玉裁注:“此與䍊、澄、清皆義同字異。” “澄”的本义是与“濁”相对,“澄清”一词就含有辨别清浊的含义。“澄”还有使浑浊变清明之义,由此又可派生出对事物做出判断的意义——考察是非黑白的真伪。 “澂”、“澄”上古音属端纽东韵(TO1.Du),近代北京音属阳平音(ɡonɡ)。两者古音比较相近,故可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