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健康中国怎么写?
“健康”这个概念很广,我写一个长一点的解答。 健康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它。 从狭义上来说,健康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从广义上来看,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完好无损的状态。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国际卫生法的设想,并在以后的文件中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国际医学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认知也在发生变化。 在工业化之前,人们往往面对的是缺医少药的情况,此时人们的理念中,医疗主要解决的是“病”的问题;而在今天,人们面临的是“未病先防”“慢病管理”等问题,因此健康观念也从单纯“治病”转向为预防和保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覆盖全民的健康治理体系,通过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给予保障,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夯实健康基础设施。
二是打造健康行业人才队伍。
三是营造健康社会环境。
在这三者之中,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 没有良好的基础,其他二者都是空谈。 所以夯实健康基础设施,就是要在硬件软件上都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是在硬件方面的准备——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要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质量,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快捷。
其次是软件方面的准备——即在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医疗队伍。 用优质的人力资源做支撑,让基层百姓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构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这一点才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灵魂。 为什么很多肥胖、三高等健康问题越来越年轻化?
这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健康的意识和习惯。 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强化群众的健康意识,从行为层面真正落实健康生活的理念。 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每个人自身做起,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健康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