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发行多少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由财政部代理发行的人民币开始在市场流通; 1950年4月,为了配合解放台湾,人民银行委托华南银行发行了人民币特种券; 1953年末,全国共有175个人民银行分行,发行的货币面额(按人民币折合)达5亿多;到1956年,达到26.7亿元(其中银元券2.7亿元、铜币券7亿元) 1957年以后,国家经济状况得到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此时,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已经不复存在,治理超额分配的冲动也被政治运动冲淡,于是中央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以收毁弃旧钞、收回流通货币发行权之利。
1955年3月,国务院批准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年6月,国家开始发行第二套新币,面额分为壹仟圆、伍佰圆、贰佰圆、壹佰圆、五十圆五种;1957年,又增发壹拾圆和伍圆两种。所有这些纸币,全部是纸钞,没有铸币。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第一套人民币退出市场。1955年,国内发现大量国民党政府伪钞,为防范伪钞流通,各地政府组织力量,将百姓手中持有的第一套人民币兑换收存。此后一段时间,第一套人民币曾停止流通,但并未废止。至197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三次回收发行现金11亿元,使这一套人民币的总发行量降为24亿元人民币。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的票面上标识的有值“圆”、“角”、“分”,因此人们俗称的第一套人民币又被称之为“圆钱”。而在生活中,人们一般将钞票称呼为“钱”,因此这种“圆钱”的称呼就显得不太妥当。而“元人民币”的称谓由于有“元”字在,容易被人误解为第三套人民币,其实“元人民币”既不是第二套人民币也不是第三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