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什么家庭挂匾?
清代官宦人家挂的“匾”是褒奖、表扬,具有光宗耀祖、荣及后代的含义。除了那些“出身名门”之外,“捐官”在清代也非常盛行。官宦人家往往对子女的“前程”给予厚望,“捐官”成为光耀门楣的捷径,捐纳做官之风盛行一时。
在捐纳风气的影响下,地方富豪、商人们热衷于捐得头衔、名号、虚衔,以增加自己的身价,如生员、官职、武职、翰林等,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体面。一些商家为了在商海中出人头地,以显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也热衷于此道。捐纳风气在嘉庆、道光年间发展至鼎盛时期,捐纳的数额由原先的银捐例,发展到实物捐纳,成为“清季之捐例”。到咸丰时,捐纳之风愈演愈烈,几乎达到了“无所不捐”。 捐官者可以按捐纳银数的多寡,由吏部按照捐纳官阶的高低,分别给予虚衔或头衔,如建威将军、振威将军,建威侯、振威侯等。但此类官阶头衔不是封赠,而是虚衔。“凡有捐纳出身,自道府州县,以至将帅、翰林、监生,皆有爵秩。”如捐纳的翰林院检讨,可给予建威将军、整威将军之类头衔;如捐纳的五品以下京官,可获得建威侯、整威侯的虚衔。
捐纳获得头衔的功名,只作身份的象征,不能出仕。但在家庭或私人府第悬挂此类头衔,以向人家夸示身份。一些商家之家,也借以表示自己家族门第。如“粤籍某氏。积资致富,由捐纳得翰林院侍讲衔,遂将侍讲匾悬门首。”
捐纳头衔在清代家庭中悬挂匾额,是家族的一种光宗耀祖和虚荣的表示。“捐纳所得官阶,仅为虚衔,并不出仕,但悬于家中,夸耀于乡里。”但清代的匾额,也有等级性的要求,如正一品为“恩荣”字样,正二品为“恩荣”或“勋荣”,从二品以下,均为“恩荣”、“勋”或“荣”。悬挂的匾额,悬挂的位置,也根据官阶的等级不同,悬挂不同的地方。如《都门竹枝词》中所述:
宫中恩典颁恩荣,紫蟒加身玉带环。 太师中堂门首挂,堂匾仍书大学士。
“紫蟒加身”是七旒冠服,与一品官员的冠服相一致,“太师中堂门首挂”,即是说一品官员的匾,应悬挂在大门之外,在厅堂的门楣上,而非内室或别处。在悬挂的位置上,体现了官位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