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旸什么气书法?

丛优倩丛优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我在一个帖子上写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一堆话,贴在这里供有兴趣研究的人参考、讨论…… 这个问题要从“气”谈起。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既是万物的本体或本原,又是万物相互联系的基本中介和方式。就其作为宇宙的本体而言,《易传》谓万物“始乎虚廓,生于天地之间”;老子认为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庄子则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的名言,从而把气视为构成整个世界的基础。而就其作为万事万物之联系的中介与方式来看,气的运动变化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一切生命活动。所以《庄子·至乐》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气变则有形,形变则有生……” 同时,古人也认识到,在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因此,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及其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成为古代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内容。由于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因而人如何利用这天然赋予的气来维持自已的生命,如何对待大自然的给予,就成为许多哲学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此也就产生了道家“法天贵真”(《庄子·渔父》)的思想;墨家“薄赋敛,薄刑罚”的思想;儒家的“与天地合其德”的观念等。

中国历史上,以道家思想为主流的学术流派,非常重视“气”的理论。老子说“道生一”,这个“一”就是气。他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名曰’大'"(同上 第四章第二十章)又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道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一种无形之力。这种无形的力,就是“气”了。 老子的学生文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理论。他在论述道的性质时,提出了“虚静无为”的原则,并指出:“凡物之起于虚,生于静;静而生慧,慧而知止”[1]。这一原则被道家后来的各个派别都予以接受。如:《淮南子•原道训》云:“所谓无极者,非无有极,无以至尔故不可偏废也,故曰有终有始谓之终,无终无始谓之无极而已矣";《列子•仲尼篇》也说:"道无所存,彼出此没,余何窥焉?” 到汉代,张衡在《灵宪》中又进一步发展了道家关于“气”的观点,他认为气由“清浊”两种物质组成:“阳有精不得流动,阴无机不得屈伸,二气升降,各得其宜,化育众类,以为庶士”,同时又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若夫阴阳二气,升降运行,入其中者,则藏于心肺,出于其口,发为音声。” 张衡的这一关于阴阳二气及心音关系的学说无疑受到道家关于气的理论和传统的影响。 在汉初黄老的“无为”思潮的影响下兴起的方术活动中出现了大量以“气”命名的术语,如行气、行气导引、食气、吞气等等。这些词汇的出现显然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对气的内在作用以及它的来源与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无疑得益于当时的道家有关“气”的理论。

另外,一些与道家关系密切的学派也用“气”的概念来阐释人体生理现象。如:《管子•内业篇》说人的身体是由精气构成的,如果精纯就会长寿,反之则会早夭;《吕氏春秋•达郁篇》中说:“人之精神,所受于天者也,而气口与百脉皆屈折而属之,故有病。”

雍桂平雍桂平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能题主想表达的是“为什么我不喜欢王羲之”吧… 首先我个人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没什么感觉的,甚至觉得他们有些字丑的要死(比如我小时候练习时总是对着《兰亭序》临,结果越临越难看);其次我对其他二王也没有太多好感——个人审美水平不同而已。不过我还是认为王羲之在正书和草书上是有很大的贡献的(他创制的行书的流变直接导致了今天行书的普及)

所以我觉得你不喜欢他的话可以理解,但没必要这么问,就像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喜欢齐白石不喜欢徐悲鸿一样,这有什么好问的呢! 至于说你的问题是关于笔法的,那我也只能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了——“笔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境界”——当然,这是我在别处说的话,这话同样适用在这里。 我个人是不太关注笔法问题的,我认为只有把字写得漂亮才是首要的问题,至于笔法什么的其实不重要。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