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五行属什么?
首先,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它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而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关系。 其次,中医基础理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分为阴阳两部分的,并且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是事物的根本规律。
中医将人体自身也分为了阴阳两部分,男属阳女属阴,身体外部为阳、身体内部为阴等等。 最后,五行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是:五行中的土对应着人体的脾,五行中的金对应着人体的肺,五行中的水对应着人体的肾,五行中的木对应着人体的肝,五行中的火对应着人体的心。 在中医养生当中,人们经常说“培补脾土、滋补肾水、疏理肝气、调补肺气、养心神”等,这些说法其实就源于五行养生理论。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五行与五脏六腑相互协调,以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脏腑之间的协调是必须以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为基础的。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脏受气,以此应时,此谓合于阴阳,虽得所生,弗得所复,五行不定,六炁流行……用之不合,病形乃成”的记载。意思是说如果五行之间没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或者相生相克的力量不够,那么人体内环境就会失去平衡,疾病也就产生了。
再者,我们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要有五脏功能上的配合之外,还需要有五脏物理形态上的配合,即五脏的大小高矮要适中,不能一个大一个小,也不能一个高一个低。在这方面,《黄帝内经》指出:“高者其气涌,下者其气沈…小而短者,小气亦然,大而长者,大气亦然…”也就是说五脏大小要有均衡性,否则,也会引起内环境的紊乱而产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