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五行中属于什么?
“五行”之说,首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后于战国中期齐国所传《管子•五行》篇进一步阐发:“水木金火土,谓之五德。”“太清宫道旁有五树,曰柏,曰榆,曰槐,曰枣,曰栗。”“土居中央,达于四方,方以智,圆以行。故水至准,而火至堂,草木至阴,羽虫至阳。阴阳和调,百节孔通,利禄随之矣。”先秦时期,各学派都以五为基本数之一。
西汉初期,五行学说被神化,作为自然界的五种元素被崇拜。汉武帝时,命大臣公孙卿等访求黄帝时的典籍《河图》与《洛书》,它们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同时,还宣称发现了“天柱”,即“大禹定鼎之地”,因而天下从此安泰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不过是神话而已——当然,也许其中含有某些科学的因素。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对五行说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指出它具有迷信色彩(如《论衡•奇怪》),这种观点得到了后世不少人的赞同。 然而,五行说却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得以延续下来,并融入中医理论之中。《黄帝内经》首次完整阐述了五行与五色、五味、五声、五时的关系: “东方色青,……肝色青而胆气盛,足厥阴经血盛满而溢。故春气通天,人形舒展,肝气畅达,精神焕发。
南方色赤,……心火之性炽,脾土虚弱,……心高亢而不降,脾气虚而不能升。故夏气通天,人多躁烦,心神耗伤,脾土困顿。 西方色白,……肺气清肃凉润,金生水,故秋气通天,多燥且凉,伤肺损津,肾阴不足。北方色黑,……肾气至旺,水盛冰结,……冬寒冽洌,阴气极盛。中央土黄,……脾土温暖,……津液充布,上下流通。
四季之气,不外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相交,合而成变。”——《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对五行学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著述了《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该书首先将五脏分作五行,并以五行的属性解释五脏的病机变化,形成了著名的“五脏辩证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体系。他的这一贡献受到后世中医学的推崇,并被写入教科书。
时至今日,虽然中医学界对五行学说褒贬不一,但是中医实践中依旧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关于五行的属性:
1.木—条达舒畅
2.火—温热升腾
3.土—温煦运化
4.金—清肃沉降
5.水—寒凉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