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书法家王石人画值钱吗?
这个问题有好几层,涉及到几个概念,需要分别讨论。
一、“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这其实是一个中国哲学里的问题,是中国美学中关于“文人画”与“匠画”之分,清代朱耷有一幅题画诗曰:“书画本来无定品,工拙贤愚任评断。”(见《明清书画家著录》)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所谓“书画”原本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因为“书”和“画”都是沟通情感的工具,没有高低尊卑之分。所以秦越人给赵太子诊病时说:“医之治病也,必随其志而消之”“随其志而消之”的医术才是好的,高超的;相反,如果医生的技巧很高明,却不考虑病人的感受和精神状态,生硬地使用高明的医术,那就是下乘了。因此古时论及绘画时往往说“传神写照”而不说是“写实”;说到书法往往会提到“气韵”、“神采”之类(南朝宗炳《画赞》)。
二、作者身份与作品价值的关系。 作者的身份不同,作品的归属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同样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王维的作品,由于二人身份的不同(李白是唐代诗人,王维是唐代画家并精通书法),很多作品的价值就差别极大。原因就在于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一样。读者在读李白的诗作时总是期待见到他的书法真迹,一旦得见,不管字的好坏,总归是作者真迹,价值自是不同;然而若是王维的诗作,则又另当别论。当然,读者期待视野的问题也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人们看到李白的诗作时已经不再以见到作者的书法真迹为最高理想了,更多的是追求诗文中的意境。所以现代许多文艺作品,虽然质量不高,由于符合了现在的读者期待视野,身价反而高了。这就像某些历史名人或当代明星的垃圾短信、微博段子一样,虽然文字一般,但由于符合了名人的身份,价格反而昂贵。这就是作者身份与作品价值关系的辩证法吧。
三、艺术品和投资品的关系。 王石的书法作品值不值钱?当然要值!不过价值多少而已。这里就需要引入另一个观念——投资品与艺术品的区别。投资品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它首先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客观属性,然后才能谈到交换。交换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交换价值低,反之则高。艺术品最主要的属性是精神属性,它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的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不在于直接消耗,而是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受。这种愉悦或许来自于心灵的净化(如宗教艺术),或许来自于审美的感动(如美术),或许来自于知识的增进(如建筑)……至于这些艺术品有没有使用价值甚至能不能使用都不再重要。因为,对于艺术品来说,使用价值已经降为次要的甚至是补充的地位。
总之,无论是从哲学角度谈“书法”还是“画画”的本质属性和功能,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艺术品市场和投资品的特性,我们都应认识到——“书法”和“画画”并没有高低之分,它们各有各的功能,并且受到经济规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