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展的制度原因?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的试验区,其实有很多改革举措不是由深圳政府主动发起(也可以说是被动接到的任务)的,而是来自中央和其他省份的“甩包袱”。比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企业改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等,都是“别人不敢碰”或者“不愿碰”的,而国务院和某些部委将改革的“触角”深扎进了深圳的土地。可以说深圳的很多改革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这种外部压力下的改革动力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并非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是从上面压下来的。1978年深圳就自发进行了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在工业系统内部放权,后来又扩展到商业领域,这一试点后来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并在全国推行。可以说在深圳特区成立之初,特区管委会就和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了博弈。只不过当时力量对比悬殊,特区的探索很难获得实际上的胜利。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特区内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不是政策上的落差成为主要诱因,深圳开始全面超越原先的计划经济模式。 事实上,深圳在很多方面的改革都不是从政府层面发轫的,而是来源于市场和社会的自发需求,政府的作用在于发现这些需求并加以引导。比如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先源于企业和市民对商品市场的渴望;社会就业的多元化则是因应城市移民的增多和人口结构的改变;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源自民间对于解决“堵车”“住房难”等问题的诉求……政府及时地通过制度安排回应了这些需求,改革因此得以推进。所以说,深圳在市场化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进程并不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过程,更多的是政府回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