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五行属什么?
“银”这个字,在古文中写作“金”旁+“俞”。所以从字形上看,这是一个会意形声字。 《说文》中解释道:“‘银’如金玉之次也。”也就是黄金和白银这种金属,都是“如玉般光泽”的。 从这一点看,许慎已经指出了“银”字的本义是白银了。而《玉篇》则进一步指出“铅锡谓之银”;也就是说铅、锡在古时也被称作“银”。
可见“银”在古代是一种统称,包括多种白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比如现在所说的铝)。因此,我们一般用铜铸钱时都会添加一些锑等元素来改变其色泽,让钱币看起来更白一点。这也就是所谓的“铅锡之银”或者“黄白之物”,当然还有可能是银白色的铅。这些颜色与白银的颜色都非常接近,以至于人们难以区分。 所以“白银”这个词一开始就不是特指某种物质。
到了唐宋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一种标准货币。不过这时白银只是作为贵金属存在而已。当时人们普遍使用铜钱进行交易,所以才会出现“银贱于钱”的现象——因为铜的价格要比白银贵很多啊!此外由于唐代实行“两法”制度,每枚银币都刻有重量标识,这使得人们在衡量货币价值时不再需要考虑成色等问题。
明清时期随着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以及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后,白银才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白银”一词的专有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白银的认识是不同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将白银视为一种贵金属;而在欧洲等地区,人们却认为它是一种普通金属甚至是垃圾。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发现或开采过黄金矿产,所以人们只能通过炼制青铜器来获得少量黄金并以此作为货币使用。而在欧洲等地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