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翡翠纹理好坏?
这问题问得,让本来不想说话的我,都有点动心了! 先告诉你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像树叶,有的人觉得像云朵… 因为,不同的人欣赏美的角度不同,加上每个人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对同一种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巨大差异。(当然还有个人体质的差异性) 所以,你说像树叶别人说像一朵云,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眼中其实都有一片森林。 不过呢,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但我们判断一件东西的好坏却是有客观标准的。
比如说我们评价一幅画,可以从构图、色调、笔触等方面去衡量;评价一首歌曲,可以从旋律、歌词、演唱等多方面去考量。那么评价一件玉器呢? 除了材质(玉质)外,我们可以从形、工、色这三个方面去看待。(当然,有些雕刻作品在造型上并不是那么标准,比如“把子”类雕刻,这时我们就可以结合着料子的特征来判定最终的造型了——这种判别方式更适合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
1.好的形式在于“恰到好处”的形态 什么是形态呢?通俗点说就是把块头大的分成几份,把细长的修整一下,总之就是合理地把原料变成拟人化的形态。 行内有句谚语叫“玉不琢不成器”,说的就是形态的重要性。当然这里的修饰不是随意地乱雕一气,而讲究的是“恰到好处”——过大或过小都不宜。
拿生活中来打比方的话,就是身高体型适中,脸庞五官棱角分明但又互不挤压。 这里要稍微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块头大且造型设计是“饱满型”时,那就不存在过分削瘦的问题了。
2.好的工艺在于“顺其自然”的雕刻 在上面谈到“恰到好处”的形态时,我们已经提到了雕刻的作用之一是“修整”,但雕刻并非仅仅是“修整”。 因为雕刻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点、线、面”在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艺术语言的运用关键在于“顺其自然”——怎么自然怎么来。 用一句通俗一点的言语表达就是这个雕刻作品“看着舒服”。 而这一点又跟创作者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生活经历等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