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行属什么?
“火”。 《汉书·律历志》:黄帝使容成氏制阴阳之数,始立八阳八阴之位。阳爻为九,故谓九天;阴爻为六,故称六渊。天有九野,故曰九畴……火曰炎上,火之精曰荧惑(即火星)。 从上面可以看出:第一、最早把“一”“二”……“九”定义为数字的,叫容成氏。第二、这个定义中,“一”是单独解释的,然后“二”“三”……“九”才是作为“一”的倍数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在最早的定义里,没有把“一”“二”“三”……“九”当成一个整组的,而只是把它们分别当成了个体概念来解释的;第三、“九”“六”对应的颜色分别是赤色和黑色。 所以从以上几点来看,可以推论出的是:
1.“天有九野”里的那个“九”应该不是指自然界的“九个天”,而是指时间概念上的划分方式——“九”其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来表示时间的分界点而不是具体的天数或天数组合; 2.至于这每一“野”的时间跨度都是多久,那就不知道了。估计可能是一年或者一天吧; 3.“地有九州”中的那个“九”也不是自然界里的“九个州”——同样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罢了; 4.所以整个五行系统最初建立时,并不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它更接近于以时间体系为基础的一种抽象化的模型构造。
另外我还想说一下,关于五行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目前考古学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古汉语里“行”“道”“道行”都经常通用,所以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把五行的来源归结到一个宗教类的东西上去——比如说《庄子》里面提到的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的那句话: “以此处身,犹吾未远,以此行世,犹我何畏!”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用这个观点来修身养性的话,就像我和你没有疏远一样,用它去看待世间万物,那又会有什么可怕的? 而这句话里的“此”被后人认为是老子的“大道”——而这个大道又被后世人引申到了道教的理论当中去,变成了道教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道行”。 我觉得这里说的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逻辑通顺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