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研所几号线地铁?
北京协和医院(即“北京医院”)是当时北京仅有的两家正规医院之一,另一家是北大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北京协和的前身是十九世纪成立的一堆教会医院和诊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美国及英国、法国教会联合出资建成,称“协和医学院”,院址在北京东单大纱帽胡同。 民国十七年(1928年)更名为南京国民政府所属的国立北平医院,后改称国立北平协和医院。1952年才划归卫生部领导成为现在的北京协和医院。 所以这个地址就是以前的地址了,现在已经搬走了,但是地图上还是搜得到这个门牌号: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 大纱帽胡同35号 公交路线:乘坐公交到“协和医院西门”下车,步行400余米可达
轨道交通:乘坐地铁到“雍和宫”站下车,换乘公交车到“雍和宫桥北”下车,步行约700米到达。 从1921年到2016年,它已经走过了95年的风雨历程。这95年里,它经历了日寇侵占、战乱纷飞、文化大革命等时期而一路坎坷,却从未中断过诊疗工作。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困难的时期,协和医院每年诊疗量还达到90多万人次!要知道,当年北京的各大医院每年的门诊量也就三五十万人次而已。 这与协和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关,与它的医德传统有关。
在旧中国,很多穷人来协和看病,掏不出钱就躺在急诊室的床上等死。时任院长伍连德目睹了这一惨状,于是决定免费为他们治病,并号召全院工作人员捐款资助穷病人。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由财政补贴变为药品收入,但医疗收费依然很低,普通工人、农民的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医院的经济来源逐渐丰富起来,除了药品收入外还有医疗设备收入、物资销售以及对外投资分红等。这时医院的财力增强了,却依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公平地让每一个人享有获得良好医疗保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