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流企业有哪些?

红依伟红依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很难产生西方的那一套“一流企业”的评定标准。于是很多人就用GDP来评判一个企业的实力强弱——谁家的GDP高谁就是一流企业。但GDP真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企业实力的最好指标吗? 经济学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人均GDP(反映国民富裕程度)另一个是GDP增长速度(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态和潜力)。如果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的,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应该属于那些GDP总量高的企业;可是GDP总量高就一定代表这个企业最强吗?

GDP是最终产品价值总和,它可能包含了无数劳动者、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但也可能只是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对某件事物的需求强度而已。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拥有核武器,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因此制造核武器这一项GDP在很多国家都是零。然而,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真正在GDP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把核弹头自己造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核弹头的GDP被计算出来,那么这些国家就会被其他国家鄙视——你这么穷还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浪费钱去搞原子弹呢!还不如把钱给我,我让你成为有钱人的感觉真好……所以用一个国家的GDP评价这个国家的企业水平是有问题的。 如果要比较不同国家的企业竞争力的话,我还是同意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力的四大基石:成本、规模、创新和品牌。用这四个指标,我们就能得出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 用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对比出我国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优秀企业与国内落后企业之间的差距。 从图上来看,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并不高。除了华为以外,其他的中国企业几乎全都处于价值链低端,甚至只有华为一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超过60分,其他全都在40-50之间徘徊。而国际一流企业的竞争力大都在80以上,甚至有些能到90多。这其实就是中国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之间最大的差距。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别光说不练,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证明你的观点。好嘞!这就给你补上! 我就把我最近研究的最激动的两个案例分享出来:海尔和张五常! 张五常到底是个什么来路呢? 他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曾经是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写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佃农理论》不仅影响了张五常本人,也改变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对中国经济理解的学子。他在经济学上的贡献不言而喻。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张五常还是一位企业界的大佬。他是海尔集团的前董事会主席。那海尔又是什么来路呢? 中国著名企业家中,海尔的张氏家族可能是最特别的一个家族——因为这个家族的创业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一个家庭!张瑞敏13岁时随父母来到青岛,开始了新的生活。当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员,但是二战爆发之后,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随后他去到了海军服役,后来又被调到了海军油料部。

就是从军这段经历,让张瑞敏有了创办企业的基础。因为部队里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采购,而这给了张润敏机会:只要能找到地方买,他就一定能比别的单位买得便宜,于是乎他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倒爷”——不过张瑞敏可不是倒货的,他只是比别处的价便宜一点,然后把赚来的钱分给其他人罢了。

1984年,张瑞敏带领着20多个技术人员,开始了海尔创业之路。他们租下了青岛市胶州湾边的两栋破旧宿舍,建立了电冰箱厂。从此之后,张瑞敏把公司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研发之中,立志要把海尔打造成世界名牌。而他也是通过自创的“市场链”管理方式来提升产品质量,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到现在,海尔已经拥有全球设计中心、全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系统,成为了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知名企业。

而张五常作为海尔的前领导人,现在又是怎么样的呢? 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不再参与公司的具体经营,但是他却给海尔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尤其是他的“网络化战略”,让曾经默默无闻的海尔迅速登上了全球市场的舞台。现在海尔的网络营销已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并且在海外也有很多分支机构,可以说张五常的理论为海尔走向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依据。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