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墨条多重?
清代的制墨工艺水平相当高,墨锭做工精致,式样多样,有匾形、长方、圆、腰圆、八边、八面、玉鼎、钟形、玉瓯、玉带、星斗、琴式等等,形状不一,各见风格。墨模刻工、雕工细腻,纹饰图案富丽堂皇。除用松烟外,还配以珍珠、琥珀等入药,使墨的质地更细密坚韧。著名的名家造墨有汪廷仁、程君房、汪近圣、汪承霈、闵贞奎、汪节玉等。
墨的成色以松烟、焦油、胶三大原料配比为关键。清代的制墨技术,特别是配方极为讲究,使制出的墨细滑如漆,色泽有黑、紫之分,黑取松烟,紫取焦油。松烟黑,焦油紫,黑中有光泽,即所谓“莹光射目”,书写时,一色细润,不受水份支配。
清代制墨业发达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以徽州徽州、浙江、山东、广东、北京、四川等6个地区较为著名。
清代的墨锭以长方形居多,长圆及八棱形次之。墨的形状也由条状逐渐向块状发展,墨锭从原来长20厘米左右开始变小。乾隆年间的墨长14-15厘米,道光年间墨长多在8-10厘米,咸丰以后墨长不到6厘米。墨锭长度逐渐变小,除了和工艺水平有关外,也说明清代文人写作用小楷、行草较多,以蝇头小楷代替楷书,用笔轻便,使墨锭变小。
道光年间的徽墨,呈扁圆形的墨锭重量一般为25-30克,长方形墨锭20-25克,圆墨15-20克。其中歙县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汪启茂等名家的墨锭较轻,大约20-25克左右,而徽州其他州县产的墨锭则较重,约30克左右。
嘉道年间的徽墨,质地、做工、用料都有较大变化,以曹素功、汪近圣、汪启茂、汪节四家最为有名,有“金不换”之称,为御用。其他如方、圆、小、中、大各式的《玉屏阁》、《三柳轩》、《汪节》等墨质精良,具有“清馥聚神”的徽墨特色。道光年间的徽墨,其制作工艺仍仿嘉靖间新安汪氏兄弟所创的金花宿墨。有《汪节》、《三柳轩》、《汪启茂》、《汪近圣》、《汪节玉》、《古芳园》、《方玉屏阁》等等,其中以曹素功、汪近圣、汪节、汪启茂四家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