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汇都干了什么?
中国的“外汇”其实就代表了国家国际结算中的收入与支出。这些收入主要是经常项下的贸易、服务以及收益;而支出主要就是投资项下,包括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境外借款(ODII)。
当然为了维持本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适当卖出外汇买回国内货币。比如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降低的时候,央行就连续几天增持外汇储备,买入约260亿美元。 不过一般只有国家财政有大的预算赤字或者贸易逆差的时候,才会动用外汇储备,一般情况外汇都是能维持得住的。这也是我们国家一贯秉承的独立自主的外汇政策,没有跟风美国的量化宽松。
目前我国的GDP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进出口贸易全球第一,外汇占款也在一直创下历史新高。我们可以说,国家实力的增长为外汇储备的增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与此同时,过高的外汇储备水平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首先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为持有过多外汇造成人民币流动性偏紧,央行不得不大量持有外汇,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中国长期实行资本项目管制,民间海外资产并不多,因此外资流入量对中国整体外汇储备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外资流出的话也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再就是过高外汇储备会增加国家的资产负债风险。由于当前国际上利率普遍较低,而且各国都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会大打折扣。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如果国外资产不能有效增值且能够保持价值不变,那么我国的外汇储备就会随着国际贸易顺差的减少而减少。
高外汇储备还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而美元资产除了货币属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商品属性。当美元升值或者美元资产价格升高的时候,以美元计价的外国商品和服务就会涨价,从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最后,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会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而且还会加大财政向中央银行的借贷规模,扩大政府的负债,影响宏观调控的效率。